文/張俊哲 (臺大昆蟲學系教授/本刊主編)
近年來許多媒體在歲末年終時總愛發起票選年度代表字的活動,讓讀者或網友們達成最高共識,把一整年的感受凝聚在一個字上頭。我從來沒有參與過這類的活動,但這並不表示我沒有興趣或不關心。真正的原因在於每年的十二月我幾乎都在「一級戰備」的狀態中度過:不是寫年底截止收件的國科會 (科技部) 計畫,就是拼命趕在聖誕節前把期刊論文送到總編的手中,希望稿件可被審查委員當作「年假作業」,以利在開春後「速審速決」,儘快得知審閱的結果。
今年的十二月當然也不例外,而且有「戰況」加劇之趨勢。原三年期的國科會研究計畫已邁入尾聲,無可迴避地必須撰寫改制為科技部之後的第一份研究申請案,期使研究經費不至中斷。為了不讓往年「爆肝」的劇本重演,我和合作伙伴趕在十一月下旬把期刊論文送出,正慶幸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專心寫計畫,熟料就在十二月初旋即收到退稿的噩耗,總編只讓稿件待在他辦公室一週,就原封不動地退回。我們只好硬著頭皮再改、再寫、再投,不想讓做了五年的成果被競爭對手捷足先登。就在蠟燭兩頭燒重演的情況下,我居然收到某部會辦公室之審稿邀請,正想毫不猶疑地推辭的前一刻,承辦人的電話竟先打了進來,以溫情攻勢懇託幫忙。不到兩分鐘的時間,我竟然覺得忙到不想再花時間推辭了,只好再吞下這個天外飛來的工作。當然上述這些工作都還不包括來自教學發展中心同仁們的殷殷期盼,希望我能趕快把本期電子報稿件審完,同時在月中完成今年最後的一篇 – 也就是本篇編輯手札。 回想過去這一整年,「寫」這個字或許最能代表我的工作狀態。撇開兵荒馬亂的十二月不說,我從年初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寫」。前半年先為升等評鑑的報告、表格、簡報、論文而寫;升等後的下半年又和即將入伍的學生合力撰寫研究成果準備投稿;接著又改了剛進修返國博士生的手稿、撰寫國際椿象基因體聯盟所催促的稿件、再擠出兩篇生涯雜誌拜託的綜合論述,到了十二月初還幫同學寫了十幾封介紹信,然後才能趕快回到合作伙伴的寫作行列,以及重新執筆撰寫科技部的計畫。令人驚訝的是,我發覺寫作竟然變成自己最主要的思考方式,而且在寫作時最能專心思考!哪怕提筆或敲打鍵盤的前一刻還腸枯思竭,且百般抗拒地不想寫,但說也奇怪,只要克服心中「寫作的最大靜磨擦力」,許多不動筆時壓根想不到的字句,竟然可以源源不絕地由腦袋瓜滾到筆尖或指尖,彷彿用文字轉譯了思考的密碼。和我有相似經驗的讀者,應能發出會心的一笑。 由於正值老師們繳交研究計畫的旺季,教學發展中心特別訪談張典顯和楊慕華兩位老師,希望藉由他們撰寫和審閱研究計畫的豐富經驗,有效提昇老師們計畫的品質,以利研究經費之申請。由於這段時間也是同學們進入準備期末考試的備戰期,我們亦向幾位校友和高年級生邀稿,請他們傳授寶貴的讀書和應試要領,期使同學們能在大考前汲取前輩們的致勝經驗,臨危不亂,拼戰至考前一刻,且在考試當中複製前輩們的成功經驗。其實不論面對研究計畫或考試準備,「寫」都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計畫寫得愈好,獲得評審肯定和經費補助的機會當然愈高;相同地,在考前能將應試重點整理得愈有條理,吸收的效率自然愈高,考高分的機率亦將提昇。由此可見,「寫計畫」、「寫筆記」、甚至「寫考卷」之良窳,都和「寫的功力」息息相關,「寫」的重要性至此應無庸置疑! 不過,如果您僅想由來賓的訪談或心得獲取「寫作的 SOP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 )」,想用「套公式」的方式速成,恐怕將會大失所望!原因很簡單,因為來賓們所分享的重點不是寫作或答題的「技巧」,而是「態度」與「觀念」。猶記得在訪問張典顯和楊慕華兩位老師時,他們其實是以「如何做好研究」和「發掘實驗之顯著性 (significance)」作為分享的主軸。「寫計畫」只不過是把研究理念、策略、重要性精準地傳達的手段。同樣地,不論是多次勇奪書卷獎的林致中、邱士庭,還有通過國家考試的陳思如,以及英文小老師江旻、王之瑜等同學,他們所傳達的訊息並不在如何猜題和考高分,而在於如何面對龐雜之教材和考科時,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勇於接受挑戰的態度,寫出屬於自己的筆記,進而答出自己真的懂,同時閱卷老師也看得懂的答案。他們當中有好幾位曾是我課堂上的學生,我可見證:他們的考卷正是他們認真上課、勤作筆記、求真求實的最佳縮影! 在歲末年終之際,再次感謝各位讀者對教發中心電子報的熱烈支持。這雖是 2014 年最後的一篇編輯手札,卻也是電子報改以每季發行專刊的熱身。我非常珍惜每次和讀者們以文字溝通的機會,因為我知道大家不會像學術期刊總編退我的稿,而我也享受和讀者分享心情與介紹佳文的時光。雖然所寫之事大都剖析過去,但我深信所產生的效應卻可以持續到未來,好比寫計畫是為了執行未來的研究,備試和應試是為了更美好的內涵和履歷。最後容我以 “Write, for the future!” 為 2014 年畫下句點,也為 2015 年預約一個美好的驚嘆號!新年快樂!
俊哲 敬上
2014.12.18
|
國立臺灣大學遺傳與發育生物學實驗室 (Laboratory for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 at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
Write, for the future - 臺大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第 77 期編輯手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