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再回首,迎向未來:104 學年度臺大新進教師研習營特刊 (臺大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第 85 期編輯手札)

張俊哲 (臺大昆蟲學系教授/本刊主編)

我很喜歡和新進老師們聊專業。他們甫由頂尖的博士後研究員晉身為助理教授,幾乎個個身懷絕技,站在科技和思潮的最前端,不需超過半小時,就足以令人滿載而歸。然而若話題轉到剛到校服務的甘苦,這些意氣風發的年輕科學家很快地變成憤世嫉俗的「憤青」。再稍微聊久一點,大部份的內容都可以用「憂慮」二字總結。不論您信不信,「我好想趕快退休!」竟出自好幾位我曾接觸過的新進教師之口!

還好,上述的情境並非「臺灣專利」,而是目前國內外大學或學術研究機構許多新進成員所面臨的重大挑戰。激烈的學術競爭、嚴格的升等標準、備新課和帶新生的壓力,若再加上要照顧剛剛成立的新家和兼顧原生家庭,相信絕非孤軍奮戰所能倖存。就算能,也僅是「慘勝」。因此,不少國際頂尖大學或學術基金會早已籌設專責機構來輔導新進成員,並且不斷投注資源與精進輔導內容,期能搶救新師並使其茁壯。國立臺灣大學每年由教務處主辦的「新進教師研習營 (新師營)」,由原本兩天不到且僅在校總區舉辦的例行會議,提昇為三天兩夜在溪頭實驗林的研討會 (workshop),正是為了讓新師們能有效掌握生涯新階段發展的生存秘訣,同時揭示校方協助新師的強烈決心和善意。

這期以新師營為主題的特刊並非會議記錄的文字版,好讓新師們可將當時漏抄的內容補齊。教發中心目前還沒有足夠的人力可完成這項大工程,但並不表示我們願意讓新師營的正面效應隨著遠離溪頭而曲終人散。我希望藉由會後的訪談,能讓新師們在歷經幾個月職場實際的磨鍊後,重新淬鍊與見證由新師營所獲致之寶貴收穫。在此特別感謝汪詩珮 (中文系)邱文祥 (機械系)吳岳隆 (昆蟲系)三位老師慨允接受訪談,讓我們瞭解新師營禁得起考驗的價值,以及後續在教學與研究產生的正面化學效應。

由於自己也曾是飽受煎熬、跌跌撞撞、但有幸能得到幫助而倖存的新老師,深知從無到有,要建立一個具備戰力的研究團隊實屬不易。因此,我特別將 Uri Alon 教授 (以色列 Weizmann 研究所有關「如何建立一個具備高度動機的研究團隊 (How to establish a motivated research group)」的專文整理,以饗仍在摸索如何凝聚研究室向心力和提昇成員執行實驗效能的新進同仁。另外,若在建立一個研究室的同時也在成家階段,生活將倍極艱辛,但這確也是不少新老師們目前的生活寫照!為了使老師們能有效安排如此具有挑戰性的時間表,我在專刊中和大家分享 Galit Lahav 教授 (美國哈佛大學的成功案例,介紹這位多年前由以色列遠赴美國,剛應聘為哈佛助理教授又同時為新手媽媽的心路歷程 (請詳見「活下去,活得好!」這篇文章)。相信讀者們可被她的「抽屜理論」感動,並且從中獲益。

        回想十二年前當我剛剛加入臺大時,新師營尚未問世,而我也樂得在新進教師的講習會簽完名報到後,短暫待在會場聽了一兩場演講便開溜。一直到 2011 年,當我有幸被教發中心邀請至新師營經驗分享時,方能親睹整個議程的進行和感受活動的氣氛。我深信以教發中心同仁務實求新的精神,新師營的內涵應年年持續精進。非常感謝關旂同學 (園藝系以文字詳實捕捉今年新師營許多精彩的情節,使新師們能重溫美好的時光,也同時也讓未與會的廣大讀者們能感受那真誠溫馨的三天兩夜。

不難想像目前許多新師們正埋首撰寫科技部計畫,犧牲耶誕節的週末,為研究室明年的存續奮鬥。或許新師營許多前輩的經驗分享和鼓勵,仍不足以平息目前心中一絲絲的哀怨:奮鬥這麼多年過關斬將的下場,竟換得如此奔忙不得歇的生活型態?坦白說,這也曾是出現在我腦海中多次的聲音。我的確曾天真地以為當上臺大老師後,生活型態即可一躍龍門進到了舒適圈。熟料經過第一學期的震撼教育後才深刻體會落差如此之大!我想新師營的目的正是在震撼教育前提供充足的資訊與心理建設,讓老師們能在面對挑戰甚或苦難後,仍能將其化為許多具有正面效益的轉捩點。誠心希望本專刊能讓新師們再回首,回憶新師營美好的點點滴滴,同時也撫慰那份還在努力調適的心情,持續催化正面效益的發揮,迎向未來。

最後感謝大家今年對教發中心電子報的支持。敬祝新年快樂!一定要快樂!
                         
張俊哲 敬上
                                                                (2015 年聖誕節後的週末)


                                                                                                

「活下去,活得好!」:一位身兼母職親職和教職的教職哈佛大學教授的建議 (104 學年度臺大新進教師研習營特刊專文)


Lahav 教授的「抽屜理論」:她建議在眾多的時間表抽屜中,每一次只開一個抽屜,才不致慌亂。本圖改編自 Molecular Cell (2010), 38: 477-480。(圖文:張俊哲)
張俊哲 (臺大昆蟲學系教授/本刊主編)
本文特別獻給仍在為升等和家庭打拼的新進老師〉

對許多剛在大學覓得教職的老師而言,學術生涯的起步也經常是剛成家或家庭新成員報到的時期。雖然兩造都是「甜蜜的負擔 (sweet burden)」,但稍有不慎或任何一端壓力過大,都可能顧此失彼而心力憔悴。身為過來人,我非常感謝內人的體諒和付出,以及許多師長親友的支持與鼓勵。雖目前已安度險境,但再回首來時路,卻仍不禁捏把冷汗。

在某次備課的過程,我由網站超連結功能獲悉哈佛大學系統生物學系 Galit Lahav 教授的文章 “How to survive and thrive in the mother-mentor marathon” (如何在兼顧母親和指導老師的馬拉松賽程中存活下來,且得勝有餘 / Molecular Cell (2010), 38: 477-480)。因標題實在太吸引人,我在精讀之後索性把它編為教材,在課堂和研究生分享,並獲得同學們的熱烈回響。在新師營專刊籌備之際,我特別有一個感動想和大家分享 Lahav 教授的心路歷程,因此將文章要點整理,隨刊發表,期能對許多剛上任的同事有所助益,甚至能發揮安慰和激勵的效用。

首先我要讓大家知道,Lahav 教授來自以色列,其博士學位和第一個博士後的訓練也都在以色列養成。由於在基因體和系統生物學的研究表現卓越,她在 2004 年獲聘為哈佛大學系統生物學系的助理教授,這也是整篇文章的起點。對大多數的年輕學者而言,收到哈佛這樣頂尖大學的應聘通知,應覺得興奮莫名,Lahav 亦不例外。但她旋即卻陷入驚恐 -- 她害怕在那樣高手如雲的學術環境無法生存。更令人擔憂的事情還不止於此,她預想在未來五到十年期間,就算拼了命過關斬將,恐怕也是「慘勝」,因為很可能會犧牲掉婚姻生活、親子關係、健康、快樂。當我讀到這裡時,我覺得 Lahav 簡直毫不掩飾地道出當代許多新進助理教授的光景和感受,既真實又有些辛酸!

整個故事的轉捩點在於:Lahav 接受了哈佛大學的聘書,且決定勇往直前。作出這個決定的推手有二,其一為 Lahav 在哈佛的女性同事們,其二為 Lahav 自己。看到許多身為女性科學家同事們的成功案例,使得 Lahav 深受鼓勵;另一方面,她和自己約定:若在盡最大努力之後,仍無法兼顧工作和其它生命中的摯愛,務會勇敢取捨。而今 Lahav 已是一位表現傑出的正教授,並且還是兩個小孩的媽媽,雖然挑戰仍不斷,但她已在教職和母職間取得良好的平衡。這樣的成功絕非偶然,據 Lahav 的自我剖析,她認為關鍵點在於「優先順序的決斷得當」,使得時間表能充分展現她在這場學術和家庭的馬拉松賽程中想實踐的價值。

綜合 Lahav 的論述,我將其建議整理如下:
(一)   要有定期來自同儕的支持 (peer support),不再讓自己孤獨承擔焦慮和挫敗,同時也可彼此分享得勝之經驗。
(二)   “Good Enough” 的原則:
(1)       先認清一個事實:我們不可能事事做到盡善盡美。
(2)       決定那些事可先達到 “good enough” 的標準即可住手,而那些事非得要做到幾近完美才行。若很難決斷,先以週為單位,完成一件 “good enough” 的工作即可。若行有餘力,再循序漸進,並回頭檢討尚否有餘力可再精進。
(3)       適時授權,但絕不能讓事事以 “good enough” 為最高標準的人加入研究團隊,否則團隊戰力堪慮。
(4)       考量事情的優先順序,不僅須衡量時間和心力的投注程度,有時更要衡量己力,憑良心勇敢地說「不」。
(5)       雖然學術競爭的氛圍鼓勵全心全力投入研究,但務要適時獎勵自己,找時間放鬆,讓心情換檔。
(三)   「一次只開一個抽屜」的原則:
把時間表上面的每項工作當作大大小小的抽屜,並且在每個抽屜內都放有一個行動方案,設定應該打開這個抽屜的最佳時機,並將方案付諸實行。請務必謹記:每一次只讓一個抽屜打開,而且時間未到,不要打開其它抽屜。如此一來,我們不用在執行某項工作時,擔心其它工作務是否也該一併進行,這樣可大幅化解因分心所產生的焦慮。例如到外地開會時,不用每小時打電話回家給褓姆詢問小孩的狀況,因為「找褓姆的抽屜」已在先前適當的時機開過,而且也已找到了適合的人選。同樣地,面對事關實驗室經費申請的研究計畫撰寫,也應安排一個「展開寫作的抽屜」,內附寫作時程和行動方案,一旦按時程安排付諸實行,就不用憂慮寫作進度。

運用上述這些原則已讓我獲益匪淺,但最令人激賞還包括 Lahav 在文末提及的「莫忘初衷」原則:在繁忙到不行的日子裡,請不要忘記到底是那些因素吸引你投身於學術的工作?當我讀到吸引她的是 ”freedom (自由) and flexibility (彈性)” 的生活和研究方式,加上可以研究自己真的感到 “interesting (有趣的) and unique (獨一無二)” 的主題時,我的心中瞬時浮現一個超大的 “Y-E-S”!我相信這也是許多年輕老師塵封已久的共同心聲。謹在此打住,把最美好的共鳴留給精讀 Lahav 原文版的讀者,並願正在面對艱難挑戰的新進同仁能早日度過難關,得勝有餘!


贏在團隊 (104 學年度臺大新進教師研習營特刊專文)

Alon 所提出的 “T.O.P. model”,乃建基於「勝任 (competence)」、「團隊聯結 (social connectedness)」、「自主 (autonomy)」三大基礎之上。本圖改編自 Molecular Cell (2010), 37:151-152(圖文:張俊哲)

張俊哲 (臺大昆蟲學系教授/本刊主編)

我經常聽到新進教師們提及「備課」如「備戰」 -- 面對新課程、新教材、新學生,的確充處處充滿挑戰。不過這類的挑戰大抵可先用「以一擋十」或「以一擋百」的心態處之,不管上得如何,在課後通常可暫時鬆口氣,而且授課情況會隨經驗之加增漸入佳境。不過如果連這口氣都歇不得,問題大多發生在回到「新的」研究室之後的時光。我常觀察到的問題計有:() 面對一群幾乎沒有經驗的新學生必須從頭教起;() 他們對研究計畫非「即時戰力」,但卻要不斷消耗已相當拮据的研究經費;() 更可怕的是,如果遇到只想以時間換取學位卻缺乏動機的同學,恐怕「雪上加霜」不足以形容研究室的困境。因此,如何建立一個具有高度研究動機的團隊,對許多新師而言實為當務之急。

為了在「進階科學研究計畫管理」這個課程中向研究生分享如何具備高昂的研究動機,我因緣際會拜讀了 Uri Alon 這位研究作得傑出,又有分享恩賜的科學家的大作 -- “How to build a motivated research group (如何打造一個積極進取的研究團隊/出處:Molecular Cell (2010), 37:151-152)”。在毫無掙扎和猶疑的情況下,這篇文章很快地被我編入教材,而且每教一次自己也跟著受益一次。在此也希望新老師們能從 Alon 真誠睿智的分享得到正向的啟發。

首先,Alon 提出一個盲點:許多指導教授以為學生必須對自己工作動機的高低起伏負全責,卻忽略背後所隱藏的心理問題。他以心理學家 Edward L. Deci Richard Ryan 1970 年代所做的實驗為例:AB兩組人員同時在分隔的兩個空間進行拼圖,在拼圖前 A 組成員被告知工作結束後將可獲美金一元之酬勞,但 B 組則未獲告知;在 30 分鐘後,實驗被研究人員無預警地宣告中斷;但令人訝異的是,A 組成員隨即中止拼圖動作,而 B 組成員卻在中斷通知發佈後的自由時間繼續試著把圖拼好!為何金錢這類的酬勞並無法誘導自發性的動機,而且甚至致使動機下降?如果這套獎賞辦法行不通,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誘因才能激發源源不絕的工作動機?若將這個實驗結果引伸至國內研究生的現狀,不正意謂學位所附加的薪資調漲幅度其實無法讓同學每天興緻高昂地做實驗,並且克服實驗困難嗎?恕我直言,毋怪乎許多臺大老師正苦於不知如何教導一群資質絕對可勝任研究工作,但卻不太想工作的同學。

        令人萬幸的是 Alon 這篇文章並非僅是研究動機的「病理報告」,他更開出可激發高度學習動機的三大良方:
() 勝任 (competence)
可先試著讓學生熟稔基本的實驗操作,由於難度不高,他們做實驗的信心容易得到正向強化 (positive Reinforcement) 的鼓勵。一旦信心建立,工作意願自然提昇。很有意思的是,心理學的研究也顯示最好的表現 (peak performance) 通常都在進行難易適中的工作時發揮出來。或許在實驗室當中,「勝任生信心」比「風雨生信心」來得更貼切。
() 自主 (autonomy)
請讓學生清楚認知:自己是論文計畫的主人,而非指導老師。過於嚴厲或急促地催逼進度,恐怕適得其反。另一方面,有時太早提供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案,也會降低他們對計畫自主性的感覺。但完全「放牛吃草」也非提昇自主性的良方,因為學生可能會對整個研究團隊的大方向失焦,因而失去對實驗室的向心力。如此一來,到實驗室工作的意願容易逐漸下降。
() 團隊聯結 (social connectedness)
雖然 “social connectedness” 由字面直譯為「社會連繫」,但在 Alon 文中所強調的是學生對研究團隊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因此我將它稱之為「團隊聯結」應較貼切。他建議勿讓任何一個團隊成員落單,總要讓每個人覺得被關心。若能進一步建立團隊間彼此相互合作的關係,則凝聚力會更強。如此一來,大家都會想待在一個既可得到幫助,又可藉由助人印證自己存在價值的實驗室。

雖然 Alon 這三大良方已在我的實驗室發揮不少正面效益,但我也必須坦承這三帖藥效能發揮的大前提必須是研究生一開始「真的」想好好做實驗,而非企圖以最少的精力或偷懶的態度來換取文憑。其實那怕一開始完全對科學研究沒概念,甚至大學時期一分鐘也沒進過實驗室,只要懷抱「真心」加上一點「願意吃苦」的心志,絕對能催化這三劑補帖發揮相當大的功效。我,就曾經是如此懵懂無知的菜鳥研究生。

令人興奮的是,當勝任的感覺提昇,個人的天份 (talent) 在正向加強效應下會更加彰顯;當對研究主題的自主性建立,自然會投注更多研究的熱情 (passion);當團隊開始產生良好互動,每位成員對個人和整體的研究目標 (objectives) 會更加認同。根據 Alon 表示,當「天份 (talent)」、「目標 (objectives)」、「熱情 (passion)」融合得當 (他稱之為 “T.O.P.” 模式,請參閱附圖),其產生的「化學變化」就能產生令人懷抱高度動機的好主題。

誠願新進老師們得到幫助後,實驗室變得更有產能,同時氣氛也更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