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第 46 期編輯手札 (2010 年 6 月號)




Photo:NBA

第 46 期編輯手札




文/張俊哲副教授 (臺大昆蟲學系)
一位長年研究職業運動的朋友告訴我:對他而言,籃球賽迷人的地方,不僅在於觀看神乎其技地殺出重圍得分的本領;那些用看似不可能的角度傳球助攻的絕技,也經常使他熱血沸騰,拍紅了手掌!對於原本只欣賞飛身扣籃與三分神射的我,聽了朋友一番分析後,也開始留意球員間的傳球與接球。不久之後,我竟也喜歡上欣賞助攻,球賽結束還會去 YouTube 點閱 “Assistant (助攻) of the Game” 複習一番!
因此當我第一次看到「在課堂中的拋球與接球:討論法」這篇文章,馬上聯想到籃球場上的傳球。的確,老師和學生互動的良窳,好比傳接球之間默契的好壞,對課程品質與課堂氣氛的影響甚鉅。籃球場上助攻的目的在於協助隊友得分,課堂中的發問旨在幫助同學透過回應,對課程重點的瞭解能大幅地增長。文章中邱于真副組長以拋接球來比喻進行討論時的發問與回答,並且提出如何有效地進行討論的實用要領。
無獨有偶地,生科系林曜松老師在新生入門書院的講座中,直指培養表達能力的重要性,與邱副組長所提討論能力提昇之重要性前後呼應。因為善用課程進行中之討論機會,可大幅增進表達與溝通的能力。林教授在文中直指表達能力是大學生「核心能力」重要的一環;而且,在許多求職的場合,應徵者「態度」與「表達溝通」的能力在企業主心中的地位,還凌駕於專業能力之上。其實,「表達與溝通」廣義來說也是態度的一部份,因為良善的態度要依賴表達與溝通來展現。
如果說在課堂中參與討論可培養表達與溝通的能力,那麼擔任教學助教 (TA) 參與討論議題的設計與發動同學進行討論,應是能力養成更有效的途徑。在「TA 實務工作坊」的系列專文中,陳薇文老師強調瞭解學生特質的重要性,因為惟有掌握學生的需求、想法、甚至是內心的恐懼與學習的困境,才能直接有效地幫助學生融入課程,成為一個稱職的助教。
在數位的時代,表達與溝通已在網路的世界熱烈展開。就教學互動而言,很多老師與同學間的意見溝通,都已藉由教學網 (如本校的 CEIBA)、電子郵件、或是新興的線上工具 (如臉書 (facebook),推特 (twitter),噗浪 (plurk) 等) 來進行。這些線上工具都流行以短訊進行及時回應,久而久之長篇大論似乎在線上的互動不太受歡迎。不過,有時篇幅較長的資料實在無法避免。為提升閱讀長文件的效率與興趣,劉蔚馨設計師的文章告訴我們如何輕鬆地編輯長文件,使它的格式與樣式都可靈活與專業地呈現。相信學會這個本領,一定能提昇點閱率。
六月對全球的運動迷而言是不折不扣的「運動季」-美國職籃 NBA 即將進行冠軍總決戰、法網開打、美國職棒季賽、還有即將登場的世界盃足球賽。然而對許多的學子而言,六月也是「畢業季」。臺大的同學在畢業前夕,紛紛在校園攝影留念,特別是在傅鐘與椰林大道等「熱門景點」,總要留下一些身影。然而,臺大就只有這些「熱門景點」值得回味嗎?袁孝維老師以其專業與熱情,將臺大校園的鳥類生態娓娓道來,會讓您產生在臺大求學或工作的「幸福感」。讀完袁老師的大作之後,畢業生可能會猛然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的鳥類陪伴自己度過了這幾年的青春歲月。當然,六月也是「夏季」。不過,今年的夏天臺大會多了一些書卷氣息,因為「夏季學院」即將在臺大的校園成立。如果你點進「夏季學院」的網站 (註:或直接 Google「夏季學院」即可) ,你會被海報中的藍天、白雲、海灘、還有那充滿慵懶舒適的海灘椅所吸引!當然海灘椅旁邊的小桌上少不了放了幾本書。

沒有留言: